與文學為伍,在文學的精神世界里舞蹈
——李海球小說集《清清的湖水藍瑩瑩的情》自序
文/李海球
今生注定要與文學為伍??晌矣謺猿拔易呱衔膶W之路是“誤入歧途”。常常捫心問自己把今生交給文學對還是不對,每每纏繞著我,在腦海中揮之不去。
對于愛好文學,是我年少就有的一個夢想,至今,也一直在這個夢想中糾纏。文學是一個廣闊的精神世界。那里會不斷呈現出五彩繽紛、斑斕多姿的色彩,會讓我興奮著,激動著,不得不欣然命筆,痛痛快快地將自己的夢幻記錄下來,或說期望與更多的人一起分享。也許這就是屬于和文學有緣的人吧。
文學在生活中是無處不在,人類的活動,大自然的萬物萬象,都可作為文學創作的靈感。如一草一木,一山一水,一人一事的感悟;如集市商販的討價還價,身邊雞毛蒜皮的小事情;以及由人世間的感情糾葛,恩怨情仇所構成的種種感受,都可以用文學的形式反映出來。就像汪曾祺寫的《端午的鴨蛋》,平平常常的鴨蛋,引申出一系列的習俗,幽默風趣的語調適當的表達出自己的優越感,寫得饒有趣味,仿佛那場景栩栩如生的展現在我們眼前。
人的生命是短暫的,而且人生的路是單行道,沒有回頭路可走,對每一個人來說都是只能活一回,難道我們不想多活幾回嗎?我想是誰都想吧!只是我們普通人無法做到,只有閱讀文學作品去體味感受一下另味人生。
當然,我們可以閱讀文學歷史著作,在作者文字的引領下,就能感受仿佛置身于金戈鐵馬黃沙漫天雷聲響徹戰場的廝殺之中,旁觀帝王將相的陰謀權術,殘酷的明爭暗斗。我們可以閱讀一部部作者嘔心瀝血創作的小說,情感跟隨著事件的起因,發展,高潮結果而跌宕起伏。豐富我們的感情,從中汲取核心的思想,心胸會變得開闊,懂得做人的道理,提高思想文化素養。我們可以閱讀各種不同的文學作品,不用出門就可以領略到外界新奇的事物,開闊視野,教會我們從多角度思考問題。由此可見,文學具有傳遞承載文明,傳遞信息的功能。
而好的作品,猶如一杯甘醇的美酒,越品越有韻味,讓人回味無窮。文學史上那些能夠流芳千古的,都不是歌功頌德的作品。真正的好作品,應該是真性情的自然流露,而不是取悅世人取悅編輯的媚俗之作。如《紅樓夢》、《水滸傳》、《金瓶梅》、《三國演義》等。
我覺得好的作品應該對生活有哲理性的思考,讓人對生命產生不一樣的理解,讓人能從中咀嚼出一絲或苦、或澀、或甘美的味道,讓文字成為因疼痛或感動從體內迸發出的自然歌吟。如魯迅的《吶喊》、《狂人日記》、《阿Q正傳》等作品。
其實,好作品還是個性的張揚,自然世界的自然表白,所以具有公正性和自由性。這樣的文學作品會讓我們沉醉其中,癡迷不舍。
在文學的世界里我可以自由地隨心所欲地與各種各樣思想的人交流,愛我所愛的人和事。那人生的種種失意、貧窮、寂寞、委屈、無權無勢等等,都可以一概不予理會。因為文學世界沒有背叛和出賣,沒有批評和指責。更多的是人們的尊敬與崇拜、贊賞與肯定。
在現實生活中那些所謂的好惡、偏見、否定、壓制、擠兌等,在文學作品里這些丑惡的現象統統就沒有立腳的地方了。就像屈原、蘇東坡、柳宗元,雖為當權者不容,遭到貶官甚至流放,但他們的作品卻讓他們名垂千古,這樣的結局大概是那些貶謫他們的人萬萬想不到的:遭他一個人的否定,卻通過文學作品得到了千千萬萬人的肯定。
青春已一步一步離我們遠去,生命終有一天也會終結,這是誰也抗拒不了的事情。但文學的夢想已經擎起我生命之外還有的生命。我感謝文學讓我生命的能量得以綻放,相信我的生命因有了文學的拖舉,便會在歷史長的河中得以回放。這就是精神,這就是文學。
是為序。
二0一四年二月二十六日于仙女湖畔