他出身農民,文化程度低,小學沒畢業就輟學在家務農,他卻制造出水北鎮第一臺以鋼鐵為原材料的鐵犁,改變了水北鎮傳統木犁既笨重又易壞的缺點;他發明的夾持式自動脫粒機,第二次獲得國家發明專利證書。他就是新余市億豐農業機械有限公司董事長敖小平,一位從鐵匠鋪走出來的企業家。
農閑時的敖小平跟著父親走南闖北,外出打鐵為生。漂泊多年后他在水北鎮開了一家農具維修店,生意越做越紅火,漸漸地,他發現有許多農民肩扛木犁到他店里修理,在修理中經常聽到農民向他抱怨木犁又重又容易壞,因此他想能不能用另一種材料代替木頭呢。當他把想法告訴親戚朋友時,大家都勸他別瞎忙活,老祖宗留下來的東西,別人都改不了,你能行?
在別人懷疑的目光下,敖小平認下了死理,一定要干出點名堂來。于是,除了吃飯和睡覺,敖小平整個人都撲在木犁上。終于在1980年4月制造出了水北鎮第一臺用鋼鐵為原材料的鐵犁。讓人意想不到的是,這種鐵犁一投放市場就深受歡迎,一時間產品供不應求。
后來敖小平又發現使用傳統打谷機,效率低,敖小平想可不可以用機械來代替手工操作呢。于是,他決定向打谷機進軍。俗話說萬事開頭難,擋在他面前的第一道檻便是文化太低。不懂就學。敖小平一邊打理生意,一邊利用空閑時間認真學習。為此他買來了《現代漢語詞典》和大量機械方面的書籍,遇到不懂的地方就向旁人請教。一有空就擺弄齒輪、輪軸等零件和機器。2000年6月敖小平買來了柴油機,將他安裝在打谷機上。經過反復改進,第一臺脫粒機終于成功面世,并經過多次反復改進,敖小平第一臺自動式脫粒機終于誕生了。這一輪干下來敖小平整個人也瘦了一圈,白皙的皮膚也變得黝黑了。
2003年1月1日是敖小平最難忘的日子,他發明的“億豐”牌脫粒機因簡單實用,工作效率高,被國家知識產權局授予實用新型專利證書。為了讓專利轉化成生產力,更好地服務于農民,敖小平招收一些工人開始批量生產。當年生產的脫粒機銷售了1000余臺。如今他的脫粒機共有30多個代理商。
從此,他在發明大道上一發不可收,先后發明了割曬機和耕整機,并投入資金成立億豐農業機械有限公司批量生產。如今的億豐農業機械有限公司已經發展到廠房面積7000多平方米,年銷售額超過3000萬元,成為遠近聞名的農業機械生產廠家。
(作者:姜正義 )